客户服务

扫一扫联系我们

news

新闻资讯

红庙立交

匠心·家国 | 设计赋能 大道将成 构绘城市交通新标杆
发布时间 2025-10-04 浏览量 15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适逢中秋佳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双庆同至,江城处处洋溢着团圆与欢庆的喜悦。在这美好的时节,武汉市政院以匠心致初心,以奋斗报家国,由武汉市政院设计的友谊大道(三环线—宏茂巷)快速化改造工程,正朝着全面完工的目标稳步迈进。该项目作为 2023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项目,是武汉市 “三环十三射” 快速路网的关键射线,更是主城区快速路系统“最后一条”收官工程。自2020年完成设计并启动建设以来,该项目始终稳步推进,于2023年底实现主线高架桥通车,如今地面段主体工程也陆续通过验收,即将全面完工。这一系列重要节点的顺利达成,凝聚了公司设计团队多年来的专业智慧与不懈奋斗,是公司在重大工程设计领域的又一标杆力作。

 

设计赋能 大道将成

 

重大工程 城市交通新标杆

    友谊大道(三环线—宏茂巷)快速化改造项目西起二环线以东,东至三环线东段友谊立交,全长约5.5km,道路红线宽50~65m,按照“高架+地面辅道”的建设方式进行快速化改造。主线高架聚焦快速通勤需求,串联武昌滨江商务区、青山滨江商务区、武汉北湖产业生态新城等核心片区,可快速分流武昌组团内部交通流量,助力“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地面辅道改造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现“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的有序通行格局,同时对沿线建筑前区进行统一整治,进一步提升道路整体环境与通行品质,兼顾交通效率与民生安全,达成双向平衡。

 

 

协同设计 破解复杂难题

    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面对工程与地铁、管廊等多系统交叉的复杂场景,公司设计团队以三维协同设计为核心技术支撑,打造“空间精准协同”方案。为避让在建地铁 12号线与远期10号线换乘站,创新采用两联640m长钢箱梁立体避让设计,以 115m最大跨径实现桥下地铁车站结构集约化布局,同时兼顾桥梁景观融合性,让工程与城市空间和谐共生;针对远期地铁10号线建设需求,在工业路路段设计35.6m横向钢箱梁,预留站点及立交匝道桥墩建设空间,充分考虑城市交通未来发展需求,避免后期重复施工,实现工程全周期效益最大化。

 

 

技术创新 引领行业发展

    项目设计团队始终秉持 “轻量化、智能化、绿色化” 理念,多项技术应用填补区域空白,树立行业新标杆。在铺装材料与工艺上,主线高架钢箱梁桥面采用浇注式沥青铺装,相比传统方案减重16%,既降低桥梁结构负荷、提升安全性,又缩短施工周期;钢箱梁采用U肋全熔透智能焊接,大幅提高结构疲劳寿命,积极推进钢箱梁U肋焊接工艺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本项目集中展现了三大创新亮点:它拥有全国最长的连续全封闭声屏障,是湖北省首例“光伏+市政”的融合实践,更在武汉率先实现了声屏障光伏发电的应用,为绿色市政建设树立了新的样板。

 

 

匠心坚守 赋能城市发展

    从蓝图绘就到如今即将实现大道通衢,友谊大道(三环线—宏茂巷)快速化改造工程的每一步推进,都凝聚着公司设计团队多年如一日的匠心坚守。作为这项重大工程的设计者,我们见证了这条城市动脉从纸上规划逐步变为现实的全过程。经专业测算,通车后市民驾车从徐东地区向东行驶至三环线,通行时间可从现在的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左右,项目建成后不仅仅在于新增一条交通干道,更在于它重构了区域的交通格局,将有效带动区域通行能力与市民通勤体验的双重飞跃,进一步优化沿线营商环境,焕新城区的整体面貌。

    一条大道,通衢南北,焕新一城。随着友谊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收官在即,这幅由智慧与汗水共同绘就的壮丽画卷已徐徐铺展。它的每一次脉动,都在为城市注入新的发展动能;它的每一寸延伸,都在书写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这条崭新的城市动脉,必将引领区域发展驶入快车道,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再添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