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
扫一扫联系我们
扫一扫联系我们
江南中心绿道武九线综合管廊工程地处长江主轴核心区,是长江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主要沿武九铁路北环线布设,包括新建16.24公里地下综合管廊、沿线路口铁路桥梁拆除、路口改造及续建建设十路540米道路。
项目在前期制定了完善的BIM管理制度和标准,并组建完整的BIM团队,各参建方充分调动资源保障BIM应用落地。统一平台,统一标准,提高了项目质量。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基于BIM平台开展了BIM正向设计、分析优化、BIM出图、BIM成果管理、进度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变更管理等应用,优化了设计,提升了项目质量,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后期也将在运维阶段持续应用,实现智能化运维管理,引领BIM技术在市政管廊行业的发展。
明珠湾区起步区二期市政道路工程位于广州市南沙新区明珠湾区起步区横沥岛尖,包括市政道路工程和综合管廊工程:含6条市政道路,桥梁2座,道路总长度4.274km,宽度为18~30m。同时还有3条综合管廊,总长度7.056km。
在方案阶段开展了场地建模及分析、地下管线分析、管廊方案比选、关键节点分析,以三维可视化形式提供形式直观提供直观的工程勘察成果,形成可靠、可视的设计依据。
初设阶段开展了参数化构件设计、全专业BIM模型设计、多专业协同、CFD通风分析、交通模拟分析、设计校核、碰撞检查等,提升设计图纸质量,减少人工协调次数,提高设计效率。
施工图阶段开展了模型深化、净空分析、施工模拟、工程量统计等应用,完善各专业模型以及配套专业模型的整合,并用以指导施工。
光谷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采用主线高架加地面辅道的建设方式,高架桥梁北起金融港三路南侧,与前期工程衔接,向南经高新四路、高新五路、高新六路,光谷一路、梁山头路、流芳园路、光谷二路等城市主次干道,跨越外环后落地。
项目组建立了项目全专业模型,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模型版本的更迭,为整体BIM技术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行了全专业碰撞检查,提出了可实施的管线改迁方案,给项目实施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采用多种三维交底方式,包括:三维工艺交底视频、三维进度演示、PC端三维效果展示、手机移动端三维模型展示,三维图纸文档管理等大大提高了交底效率。在施工阶段,针对项目重难点,进行了多个施工方案的三维比选与模拟,充分利用BIM技术的优势,为施工的方案选择和报批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同时通过施工管理平台的应用,对现场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疫情防控进行全阶段的线上管理,提高现场管理手段。
武汉市轨道交通7号线北延(前川线)工程起始黄陂前川,沿黄陂大道、双凤大道、川龙大道,盘龙大道、环湖中路南北向敷设,止于7号线一期园博园北站。共设站11座,预留远期向东延伸条件,计划2018年全面开工,2022年建成通车。
项目进行了BIM可视化编程建模,将多专业模型进行整合链接,生成整体BIM模型,基于整体模型开展净空检查、设计校审、无人机航拍倾斜摄影、漫游模拟等应用,优化了设计方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地铁12号线为武汉首条环线地铁,全长约60公里,共设37座站点。我院中标的设计部分包括5站4区间:四新南路站、四新中路站、芳草路站、港口村站、丁家咀站,其中四新南路站与芳草路站均为换乘站,站点区间均为盾构区间。
项目在策划阶段制定了BIM建模标准和样板文件,建立了大量参数化族库,对设计方案进行空间上的检查,对可能在施工中出现的冲突进行调整优化,从而减少施工返工与资源浪费,通过智能管片自动拼装程序,自动错缝,解决了管片自动排版和拼装问题,同时可生成管片拼装参数定位表用于施工。通过BIM软件赋予模型物理材质信息、颜色信息以及光源信息,模拟场景效果,呈现设计方案的虚拟现实场景,漫游沉浸式观看能够从全局和细节、第一与第三人称视角全方位审查方案设计,结合人和环境等因素对轨道交通站点的设计进行综合性评价。
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是华中地区首个深隧排水项目,BIM设计内容包括:17.5km的污水主隧,2根1.7km的支线隧道,3座预处理站包括二郎庙预处理站、落步咀预处理站及武东预处理站。
该项目在方案阶段通过BIM技术进行了路线优化、敏感设施风险控制、环境影响性分析,设计阶段进行了节点受力分析、预处理站及隧道BIM设计、BIM出图,同时还开展了管片拼装程序开发、施工模拟、移动端应用等,实现了设计沟通的高效性,提高设计质量,减少后期返工,节约项目成本。
谌家矶再生水厂是湖北省首个全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位于位于京广铁路、沪蓉铁路、地铁阳逻线和规划23号线合围区域占地面积约100亩,近期2025年日处理量达7.5万吨,远期2035年日处理量可达15万吨。
该项目进行了建筑、结构、机电的全专业BIM设计,并开展了碰撞检测、关键节点深化、净空分析、通风分析、吊装模拟等应用,配合施工单位完成了BIM技术交底,打通了BIM设计与施工阶段的壁垒,保证了模型的一致性。
谌家矶大道西起解放大道,东至三环线平安铺立交(不含),道路部分全长约4.7km,道路两侧沿线布置9.6km管廊,主线由谌家矶二街至平安铺东路建设2.2km长6车道下穿隧道,并含有下穿涵洞、桥梁、排水、绿化、照明等工程。
该项目运用BIM技术进行设计校核、BIM出图、净空检查、疏散模拟等模拟分析,各专业在统一的BIM模型上进行协同设计,提高了设计质量,同时将各专业BIM模型以及设计阶段过程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并上传到BIM管理平台,形成数字化工程信息资产,为项目后期施工和运维阶段管理奠定基础。